摘要:華友鈷業董秘李瑞則提到,公司前驅體的戰略發展目標不變。據華友鈷業董事長陳雪華介紹,上市公司2025年擬定三元前驅體為年產100萬噸,正極材料為年產50萬噸。
“公司將堅持新能源鋰電材料發展不動搖,堅持上控資源、下拓市場、中提能力的三位一體轉型升級之路不動搖。公司目前經營情況良好,訂單充足,產銷兩旺。”在昨日下午舉行的華友鈷業(SH:603799)2022年度業績暨現金分紅說明會上,總裁陳紅良如是介紹公司未來規劃及當前經營狀況。 華友鈷業董秘李瑞則提到,公司前驅體的戰略發展目標不變。據華友鈷業董事長陳雪華介紹,上市公司2025年擬定三元前驅體為年產100萬噸,正極材料為年產50萬噸。 被問及公司今年前驅體(自有+合資)預期的出貨量時,陳雪華表示,“公司力爭實現前驅體出貨量倍增目標。”據年報,2022年華友鈷業三元前驅體出貨量約9.89萬噸(含內部自供),同比增長63.90%,高鎳產品占比逐步提升。據此計算,今年公司前驅體出貨量目標接近20萬噸。 華友鈷業主要從事新能源鋰電材料和鈷新材料產品的研發制造業務,擁有從鈷鎳鋰資源開發到鋰電材料制造一體化產業鏈。2021年5月,華友鈷業啟動華飛公司年產12萬噸鎳金屬量氫氧化鎳鈷濕法冶煉項目。針對華飛項目的投產時間和今年的預期產出量,陳雪華在業績會上透露,“公司印尼華飛濕法冶煉項目第一條線計劃五月底進行調試,六月份實現產線全流程貫通。今年全年實際產出量要看后續調試試生產的進程。” 會上,有投資者詢問公司現運行鎳冶煉項目成本及變化。李瑞回應表示,“公司鎳冶煉項目的工藝技術不斷在進步,加工成本不斷在降低,經濟技術指標不斷提升,但是原輔料的價格波動會對冶煉成本產生相應影響。” 盡管華友鈷業在年報中稱,2022年“實現營業收入630.34億,歸母凈利潤39.10億,創造了公司史上最好的年度經營業績”,但公司的凈利潤增速不及營收增速,去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78.48%,但凈利同比僅增長0.32%。 而到了今年一季度,這種趨勢則繼續擴大。一季報顯示,Q1公司實現收入191.1億元,同比上升44.64%;實現歸母凈利潤10.24億元,同比下降15.1%。(財聯社)